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竞聘上岗”激活力 作风建设显实效
作者:刘建强 郑程太《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0日 10版)
为深入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进一步树牢重实绩重实干的选人用人导向,创新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活动,采用“赛马夺魁”新机制,真正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持续激励基层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干事创业。薛城区发布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指导性文件,全区已有38个区直部门或镇街开展专题活动,新调整中层干部133人,活动成效显著。
薛城区临城街道充分结合老城区的工作实际和街道中层干部、年轻干部的能力特点,总结提炼出竞聘上岗“一二三四”工作法,在全区各单位广泛学习借鉴。
树牢“一个导向”。临城街道树牢“有为有位”的风向标,坚持党管干部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经济发展、重点项目、棚改拆迁、基层治理等领域中“拿出”5个中层干部职位,向街道基层干部广发“英雄帖”,采取个人申请、组织推荐等形式进行公开竞争、择优录取。
采取“两种方式”。临城街道采取“竞职演讲 笔试写作”的方式,考察竞职人员的岗位认知、综合协调、应变处置能力,同时对语言表达、文字组织、业务储备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确保竞职干部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综合能力出众。
开展“三方评定”。根据竞聘岗位要求,临城街道邀请上级业务部门领导、街道班子成员和辖区“两代表一委员”组成评委团,现场打分、汇总成绩、公布排名,确保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夯实“四项保障”。临城街道深化党性锤炼,依托临城街道党校对新任中层干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展现场教育,切实淬炼党性品格;加强教育培训,深化“干部上讲台”活动成效,邀请对口上级单位代表为新任中层干部做精准辅导,切实提升其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建立帮包联系制度,发挥离退休老干部的经验优势,与新任中层干部建立“一对一”沟通联系,帮助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完善澄清保护机制,制定相关工作办法,严把事实关、证据关,为干部干事创业保驾护航。
“竞聘上岗”活动为想干事者提供平台、为能干事者搭建舞台。枣庄市薛城区通过开展“竞聘上岗”活动,有效调动了全区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干事、努力成事的工作激情,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刘建强 郑程太)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建领航 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邓政 戴开成 曾广喜《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0日 09版)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擦亮学校党建品牌,不断把党建势能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动能,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融,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职教事业发展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自2022年校党委班子成功换届以来,学校建设事业翻开新的篇章。学校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激励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培育德技双修的匠才。
两年来,学校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凝聚专业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让党建工作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定盘星”。
多措并举共筑党建堡垒
学校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师生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魂,切实提高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整改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动态化清零,着力凝聚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学校全力推进“一支部一品牌”行动计划,聚焦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星级化建设,积极打造“清廉文化进校园”“比德读书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科普进社区”等党建品牌,激发党建新活力。
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广泛开展“双高”调研、访企拓岗大走访,促进服务效能大提升,不断推动教育走深走实,打造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全方位推进大思政引领铸魂育人,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强化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功能,让课堂成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全力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校培省培国培”三级培训制度、青马工程、“楚怡”行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项目,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德技兼备教师队伍。目前,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10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
入党启蒙种植理想信念“种子”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实做好大一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积极帮助青年大学生植下理想信念的“种子”,扣好人生成长的第一粒扣子。
每学期开学典礼后,学校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入党启蒙专题讲座,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帮助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断激发学生投身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历史自觉。积极引导学生争做“五模范五带头”标兵,在“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的道路上持续前行,立志追随理想之光,成为希望之光,散发奉献之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时代担当,“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砥砺前行。
学校领导带头讲授专题党课,积极帮助学生在遵循青年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将“大道理”融入“小课堂”,讲深讲透党史党章党情和入党流程,解答学生疑虑困惑,力求打造入党启蒙“金课”。
目前,党建已成为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一张闪亮的名片,全体党员不断锤炼党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明德、笃学、强能”的校训精神。(邓 政 戴开成 曾广喜)
郑州大学药学院:探索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推动药学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振中 樊卫华 杜斌《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0日 08版)
郑州大学药学院锚定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目标,面向国家医药和大健康战略发展需求,针对地方经济和医药行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互融互通,持续探索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
课程思政系统化 提升育人实效
学院依托“河南省药学专业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和“药学类核心课程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系统梳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核心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形成“家国情怀、做药学人、干药学事”三大主题。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合理分工开展思政教学,分层递进、逐层外显,变“同质化”“碎片化”为“系统化”,积极采用思维拓展式、体验反思式、情境讨论式、行为导向式方法丰富教学模式,并从“学术大咖、身边感人故事、言传身教”3个层次将课程思政内化于心。学院“制药工艺学”“色谱分析”“基因与健康”教学案例,入选“新华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持续发挥辐射与示范作用。社会实践外化于行,学院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将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于家乡建设,向群众进行用药科普,极大提升了育人实效。
科教融合常态化 增强创新能力
学院依托药物关键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靶向诊疗纳米药物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创建“一专业多方向”的多学科融合培养模式。推动教师将学科前沿知识引入专业课程,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结合自身兴趣确定“大创项目”、学术竞赛、毕业论文选题,为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学院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覆盖率达72%,本科生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36篇,有效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学院学生先后参与10余项企业项目,帮助企业解决了相关问题。
学习团队互助化 提升思维能力
为发挥朋辈互助优势,学院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主题研讨和项目实践中组建团队,实现互助式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激发问题探究动力。教师运用ai助手协助学生探索问题答案,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学习支持服务;鼓励学生深度思考,将ai助手作为辅助手段,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动脑习惯,切实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评价的思维能力。近年来,学院12个学习团队在“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药苑论坛等活动中获得佳绩。
校企医协同化 强化实践能力
学院通过大力拓展与医院、知名药企的合作空间,先后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益诺思(南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省内外8家医疗机构和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以实践平台衔接课堂内外,构建了校企医协同、理论实践贯通的多层次协同育人体系,使学生牢固树立大药学观和“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措施渠道多样化 提高就业率
学院坚持“学生为本、就业育人、服务先行”的工作理念,以“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精准化”为工作目标,构建立体化就业育人格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坚持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责任制。落实“一把手”工程,把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导师、学生干部纳入考研、就业工作队伍,同时规范就业管理,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针对毕业生就业,学院通过加强校企联系,组织线上招聘和定向推荐、到知名药企走访拓岗、举办专场双选会、创建完善的就业信息发布群等活动拓展就业渠道,对考研学生从专业方向选择、科学素养提升、志愿调剂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个性化指导,为地方医药行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源源不断输送优秀药学人才。近3年,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平均就业率达85%;其中,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率平均达60%以上。
(作者:张振中 樊卫华 杜斌)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运用“近思·笃行”方法 诠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作者:李文浩《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0日 07版)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遵循“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积极诠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哲学智慧和力量。
切问而近思
深入挖掘经典的思想内涵
为培养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学院开设“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等课程,引导学生研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深入研习其中的核心思想,通过系统严谨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哲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这些课程涵盖了我国哲学发展史各阶段的重要观念,其中,“先秦哲学”课程主要探讨儒家、道家、法家以及墨家的基本理论,“宋明理学”课程重点在于研读理学的核心要义,以发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先贤的为学、致知及“修齐治平”思想,帮助学生筑牢知识体系,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哲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在教学策略方面,学院坚持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讨论,全面了解国内外哲学界的理论前沿动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学院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及信息化应用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院深刻认识到,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学院着力提升学生的哲学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运用案例分析、学术研讨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社会责任感,在不同工作环境中展现优秀专业水平,为推动哲学及相关学科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笃行而致远
探索实践导向的经典传承路径
为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意识,学院不断深化中国传统经典的当代阐释,着力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的整体性研究。学院充分结合师范院校的学科布局与科研特色,发挥经典诠释学研究的综合性优势,充分利用文史哲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开展经典文献的注解和释读工作,进行跨学科研究,帮助师生更好地理解和阐释传统经典中的人文精神。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多个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道德与文明》《西北师大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了多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此外,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西北民族地区文化认同视野下的明清回儒思想研究”“王符《潜夫论》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的现象学阐释研究”“《春秋》学诠释史演进逻辑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综合运用文史哲多学科知识,采用梳理、注解、还原、重构、解构等方法,对东西方文明中的经典文献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学院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发表题为《教育与伦理》的理论文章,通过对孔子论语思想、宋明理学等传统经典的诠释,将儒家经典的伦理思想与现代教育结合起来,切实推动传统经典诠释的时代化发展,凸显哲学学科群建设优势,凝练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成果和智慧表达。
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扩展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师生在传统经典诠释领域的学术能力,学院与中和集团、科学研究院及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中和论道”学术论坛,并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对西北师大校训的再解读”“书生道义,潜夫是名——王符的思想世界”“新《春秋》学视野下的元代《春秋》学 ”“跨文本诠释经典”“意向性与认识之谜的现象学解答”等主题的学术报告,为全校师生传播哲学、艺术等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提供平台。论坛自2015年秋季学期创办以来,每2周举办1次,每期参加的校内外师生约150人,目前已参与师生人数约1.5万人。学院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等出版社已出版《中和论道》学术著作8辑。“中和论道”作为西北师范大学的一张学术名片,为从事传统经典诠释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学术淬炼提升、拓宽视野和开拓思维的平台。
学院秉承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积极组织各类学术活动,激发师生对哲学的研究热情。近年来,学院先后开展“爱智求真”读书会、“易·道·禅”读书会、“哲学经典”读书会、“经典诠释”读书会、“四书”读书会等活动,引导师生围绕国内外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读,提升师生在传播哲学、经典诠释等领域的专业素养。在世界哲学日等特殊节日,学院组织线上辩论赛、专题互动宣传、“经典导读·哲思起航”主题文化活动、“逻辑的多维面孔”茶话会等活动,展现“道通天地、守静致远”的优良院风和哲学学子读书明理、爱智求真的精神风貌,积极引导师生投身于传统文化经典的解读与传承事业中,一起努力让更多人领略哲学的魅力。
“近思·笃行”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学院依托学科平台基地,诠释与传承传统经典,通过李蒸经典诠释研究中心、甘肃省经典诠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经典诠释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等学术和科研平台,整合学术资源,组织跨院系的师资力量,优秀传统的学科体制,探索选拔、培养与评价的弹性机制,综合西方诠释理论和中国传统经典注疏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丰富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传统经典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打造富有时代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学院经典诠释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墨辩》研究、王阳明研究及《近思录》研究等方面取得成果,如对朱熹与吕祖谦编纂的《近思录》道体卷的研究重点诠释了周惇颐、张载、程颐、程颢关于“仁理心性”的理学思想。激励哲学专业学生将中国传统经典诠释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在学术科研中推动经典传承与创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如何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学院积极探索实践,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尝试。秉持“近思·笃行”的理念,学院有效整合跨院系师资力量,对传统学科体制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全面地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加强哲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学院与心理学院的脑科学认知实验室展开深入的合作,积极组织哲学、心理学、佛学、现象学、脑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联合研究,充分发挥各学科专长,推动哲学研究在新时代实现创新发展,为培养富有时代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多元学科平台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热爱与传承动力,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学院聚焦学科特色,鼓舞师生以高度的责任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学院不断创新中国传统经典的诠释和对外传播内容与形式,组织教师参与“传承经典、融合世界”“翻译中国、融合世界”等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西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学术论坛、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文明互鉴与古代近东经典研究”学术会议等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与此同时,学院与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组织教师参与江南儒学研讨会、“2022年太湖论学:儒学与文明互鉴研究”学术研讨会、“燕赵文化与中国哲学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何为哲学,如何做哲学”的学术报告、“经典、经学与经典之学”的学术报告等国内研讨会,助力中华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进行多领域、多形式和深层次的碰撞与融合。
(作者:李文浩)